1.下雨天去武夷山合适吗

2.清明节做为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3.厦门 台风

4.霞浦县的风俗人情

下雨天去武夷山合适吗

福建恵安天气预报_福建福安的天气预报

下雨去武夷山合适,但要在下小雨的时候去,下小雨的时候去武夷山会更好玩,下大雨的情况下不适合去武夷山,因为武夷山的地势比较陡峭,会有安全隐患,福建的旅游景点有:

1、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是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明政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

2、五里桥:

安平桥,曾用名五里桥、西桥、安海桥,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境内连接晋江市和南安市的一座桥梁,是世界上中古时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也是中国现存最长的海港大石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3、太姥山: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狭义的太姥山系指福鼎市南部秦屿镇以覆鼎峰为中心的山地,也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在福鼎市正南距市区四十五公里。

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广义的太姥山,则指展布于宁德市东北部交溪以东-东海之间的一系列山地,或称太姥山脉。

4、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分布于福建和广东两省。龙岩市境内的永定土楼,漳州市境内的南靖土楼、华安土楼 、平和土楼、诏安土楼、云霄土楼、漳浦土楼以及泉州土楼等。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

5、鼓浪屿:

鼓浪屿全岛的绿地覆盖率超过40%,植物种群丰富,各种乔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种。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

清明节做为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清明节,民间忌使针,忌洗衣,大部分地区妇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门前洒一条灰线,据说可以阻止鬼魂进宅。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

《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1965年开始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厦门 台风

99年有一次近二十年来较严重的

九九年十月九日上午十时,第十四号台风正面袭击厦门,受台风破坏,厦门全岛大部分地区停电。自来水和燃气中断,大部分企业停产,机场关闭,轮船停航,铁路停运,市内公交及厦鼓轮渡停班;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二百多名渔民被困海上┅┅厦门市出现最大风暴增水122厘米。厦门、晋江、惠安、石狮等地的10多处海堤被冲毁,崇武码头被淹。厦门市区、泉州市区街道多处受淹,沿海有多处海堤受损.

据报道,1999年10月8日至9日,受十四号台风的影响,厦门地区出现狂风暴雨,最大平均风速25.3米/秒,瞬间最大阵风47.1米/秒,风力15级。

那次14号台风在厦门登陆时,正面袭击达5个多小时,市区7万多株树木折断或连根拔起,全市95%的户外广告牌被毁坏,200多间房屋倒塌, 海堤决口40处,全市经济损失达19.37亿元,可见台风威力之强大。

/attachments/molyx/1/5/6/32_399.jpg

资料显示:1999年10月9日上午10时 9914号台风在漳州龙海县镇海角登陆。台风中心从距离厦门机场西侧10公里左右的地带通过。其造成的危害是厦门机场通航以来,也是厦门市4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据介绍,厦大此次是厦门市的重灾区之一,14号台风曾迫使学校停课两天,给厦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看了下面这个网友的文章,更是有所感怀,推荐给大家看下.

《曾经厦大——台风》

厦门靠海。

所以呆厦大的人,少不了要和台风打打交道的。

不过我好象有些幸福,记忆中只有一次比较能让人来劲的Typhoon ——便是99年那一次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台风了。

不过这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我在更早之时,已被同学灌输过台风有多可怕的概念。同学说,那时暑假你们回家了,就我呆这边。来台风了,很恐怖,大风刮的呼呼的响,豆大的雨砸在紧闭的门窗上,让人心惊……“咔嚓”一声,外面的一株大树折去了原本属于它的一个部分……又“咔嚓”一声——接着是“咣当”一声了,窗户被狂风卷开,宿舍立时成了一片汪洋——你们知道这台风有多大了吧?他最后问。我说,我没经历过,不知道——不过我现在更加的知道了芙蓉一有多破。他笑笑,你去看看别的楼房吧,新盖的也成,古旧的也成——都差不多的,这是台风的恩赐……

终于面对台风的日子还是来了——来厦门这么多年,不经历一回岂不是很没面子的说?我能记得很清楚的,那一天是99年10月 8日夜——我向来不写日记,会有如此深刻的印象实是因了那天做实验,生平第一次出了所谓的结果,于是很兴奋,没吃晚饭一直坚持下去,“躲进小屋成一统,不管台风与暴雨”。到了八点多,终于饿的不行了,且没有更进一步的好图象出来,于是便想回去——才想出门,老板一个电话追来:“天气预报说有大台风,要把门窗什么都关死……”

出了化学楼,还没开始下雨,但风已经很大了,让人有进两步退一步的感觉——这鬼天气,我骂一句,把身上单薄的衣服团紧,鼓起余勇跑到了万佳超市。买了很多东西,吃的,喝的,用的,最英明的是我当时不知脑袋里那根筋短路了,居然买了两付扑克想回去玩。然后回到了宿舍,大家都回来了——都说这鬼天气,在外面实在受不了了,要回来加衣服钻被窝——再然后我就煮一包方便面,边吃边打牌——这又是英明的决策,保证了我留下了不少口粮在第二天出不了门时充饥的说。

一夜无话。但第二天早晨就不安稳了。不到六点钟,人人都被吵醒,外面的恐怖情形使我们感觉自己就象在汪洋之中的一只小破船,风雨飘摇,随时都有坠入万劫不复的可能……停电停水了,但厦广还是能听的,我们的心情也随着电波忽上忽下,忐忑不安——台风要在厦门登陆?不会,只是打个擦边球?莲板死了个人了?我们无助的缩在宿舍内,借着阴暗的天光,继续打牌……

傍晚时节终于风雨都小了下来。出去到食堂吃饭,人多得跟米一样。路上到处都是倒下的树,连三家村那颗爷爷级的大榕树也不能幸免。出白城到海边,随便的看了看,好象大海没什么大变化,真如说的,有容乃大。买了罐八宝粥,五元大洋,明白了什么叫市场规律。出来时看电线杆倒了许多,于是到处去找蜡烛买,于是“游”过了新校门的“池塘”,在温莎小镇门前踩着倒下的树木跌跌撞撞,在万佳又挤出了一身臭汗——可怜的是一直不能洗澡,估计那是我生平最肮脏的时候了,sigh……

电话通了的时候首先给家里报了平安,免不了添油加醋说有情况有多么多么的壮观;去系里见到了老板,她还在为没法努力工作而烦恼;进实验室,看到那种一蹋糊涂的情形,自己也没奈何的忙了个一蹋糊涂……

到一切恢复正常的时候已经是很几天后的事了。走在劫后的校园里,时不时的会感叹一声,“唉,原来这里的那棵树,长得多好呀……”外校的几个同学也知道了这回事,纷纷发信过来问候,我回信时少不了吹一通,然后说:“这回,我可是真正的经历了台风呢!”

纵说厦门台风历史

厦门网[海峡网] 日期:2007-08-21

--------------------------------------------------------------------------------

漫话

近日的“圣帕”台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警惕,纷纷做好应对的措施,减少了损失。为此,我们特邀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老先生简述厦门历史上的台风。

地方志载

破坏性最严重的台风

谈起台风,洪老说道,厦门位处东南沿海,属于滨海岛屿城市,每年的夏秋季节经常有台风光临,历史上厦门曾经历过好多次台风灾害,根据地方志等文献资料记载,破坏性最严重的要属1917年厦门遭遇的强台风。当时全国发行的著名报纸《申报》曾连续五次对其进行了报道。1917年9月12日,台风肆虐厦门,9月15日《申报》发出了简短的新闻通讯,及至26日,《申报》进行了题为《厦门风灾之所闻》的报道:“……沿海一带被灾情状惨目伤心,此诚数十年未有之奇灾也。此次飓风先无朕(征)兆,海关亦未表示风旗以作警告,故海边大山船只者皆不及提防暴风骤起,海上船只逃避不及,均遭极大损失……合厦门鼓浪屿两岸所损坏者,约计五六百只,……因不及逃避死于非命者数以百计,真是一场奇灾。”前后报道,合计有3000多字。此事引起当时福建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福建督军李厚基为厦门金门惨遭飓风之灾特发专电给北洋政府等各部门,请予拨款赈灾。洪老说,1917年厦门出版的报纸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这些是他多年来跑遍了全国的图书馆和资料档案馆,利用微缩胶卷和复印的方式将这些资料收藏下来的。

近代史上两次“特异”台风

洪老说此外近代另有两次“特异”台风:一次是1908年,当时厦门为接待美国舰队来访,已经在厦门大学操场做好了搭台、彩排等各项准备,但一场台风的突然袭击,将一切准备全部吹毁;另一次是1949年10月7日,就在厦门解放前的几天,来厦门视察,忽然台风来袭,狂风暴雨,当时的民众都戏称“这是老天爷给的抗议”。

谈到当代,洪老不无感慨地说,时代不同了,同样是天灾,但面对天灾人们的态度和反应已有很大变化,不再像以前一样束手无策。就像此次台风袭击,省市等领导都极其重视,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考虑的首位,工作布置细致,各部门通力合作,为抗击台风做好灾前准备。还需要一提的就是当代科技的进步,已能及时、准确地预报台风信息,并利用电视、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发布消息,这一点是以前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光绪年间

出现厦门最早台风预警设施

洪老还谈道,厦门最早的台风预警设施出现在清末光绪年间,鼓浪屿升旗山设置了预报台风消息的风球,风球为橄榄型,通过升起风球的多少来大致预报台风的等级,但很多时候因为台风来前毫无征兆,让人们措手不及,导致损失严重。然而现在情况则绝不相同,气象卫星、通讯卫星等先进科技设施的运用,将灾害损失尽可能降低到最小程度,不再像以前一样死伤累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往的历史给我们留下深刻教训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的警示意义,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是可以做到“人定胜天”的。(轩月)

霞浦县的风俗人情

霞浦三沙镇地处福建东北沿海突出部,三面环山,一面襟海,陆地面积63.6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0人。主要居民点沿海岸线分布,依次有一澳、二澳、三澳、四澳、五澳和东澳、西澳等,民房多数依山而建,是个风光旖旎的滨海小镇。

闽南人是这里最早的开发者之一,大多数三沙人都是三四百年前从闽南迁移过来的,他们的先辈讨海来到三沙后,就像“海加定”(红树林)在这里落地生根,他们的“祖”都是“闽南祖”。最早移居三沙的闽南人是漳浦渔民,大概在清朝康熙年间来到三沙。他们发现三沙港渔业资源丰富,盛产大黄花、小黄花、带鱼、目鱼等近海经济鱼类,便经常驾船到此捕鱼、避风;他们看不到什么人烟,就在岸上搭简陋的木房作为落脚点,住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慢慢就习惯了,成了“常住人口”,随后就有闽南沿海各地的渔民陆续在三沙定居下来。

虽说三沙人说的是地道的闽南话,但在数百年的移民过程中,汇聚了惠安、晋江、安溪、漳浦、龙海等地的渔民,这些地方的闽南话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的腔调,各地闽南腔在三沙几经磨合,形成了自己的一种腔调。

而众多的风俗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对渔船的“敬重”了,因为那是渔民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渔船年前回港后都要披红挂彩。除“令旗”外,渔船的每个重要部位都要装饰。船头贴“福”、船眼贴“龙目光彩”、主桅贴“送风得利”、船尾贴“海不扬波”、舵贴“万军主帅”等,水仙门(船舷两侧供货物进出的门)要插上系着红线的树枝驱邪。渔船有了现代装备,但源于木帆船的风俗还是继承下来了。

同闽南沿海的民众一样,三沙渔民最敬仰的“神”也是海上女神妈祖。林瑞枝说:“闽南话有句俗语叫‘走船跑马三分命’,从前的渔船小,抗风浪能力差,‘天气预报’只能靠经验,但毕竟有局限性,他们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妈祖的庇护。”据林瑞枝介绍,三沙民间除了供奉妈祖的天后宫外,还有关帝庙、九使宫(供奉广利王)等。

元宵、清明、端午、冬至等重大民俗节日,三沙人的过法和闽南如出一辙。农历七月廿九,三沙人要过“普渡”,这也是典型的闽南风俗,整个霞浦县除了三沙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地方了。至于结婚时新郎和新娘要过风炉、米筛,小孩满月要送红色“剃头蛋”等习俗,三沙同样是闽南的翻版。 杨家溪沿岸居聚着许多畲族村民,畲民的生活与风俗在这里尤为浓厚。位于中游的观音亭寨,是霞浦、福鼎、福安及浙江省的平阳、泰顺、苍南等地畲族青年盘诗对歌的主要聚会场所。畲族每年有2个专门“对歌节”节目,分别在正月十五和封龙节(每年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每逢佳节,周边地区的畲族姑娘和小伙子,都要刻意打扮一番,穿上艳丽的畲民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早早赶来,或盘诗、或对歌,并以歌定情,挑选各自的意中人。

而半岭观音亭寨是全省唯一的畲族现存古建筑。该亭建于明洪武二年,距今已600多年。大门横匾“观音亭”和对联,为已故霞籍书法家游寿所书,对联是“半岭亭迎闽浙客,普陀佛佑福宁人。”殿中央安放一个八角亭,亭内立一观音像,高1.2米。前竖一碑为“奉宪勒碑”,正文记述此乃福宁府通津之道,境界异常,梵宇洁净。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及迦蓝、达摩祖师等。亭外东南依山绕亭垒砌一座寨堡,全长148米、高5.4米,沿城垛至南端有一方形敌楼,东端沿通津石阶路中建一仿宋代悬臂式条石干砌圆形城门。门内高2米,门楣石刻楷书“观音亭寨”,清时福宁府曾屡派士卒在此驻防。